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正文

 17年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第四代奔腾B70不负“国民家轿”之名 

时间:2023-12-27 08:39:16   来源:快上车Go   编辑:tangyinglin

如今中国品牌车型已经成为了大多数消费者的首选,甚至在许多海外地区,中国品牌同样占据优势。但谁还记得,在20年前,中国品牌还在合资品牌的压力之下求生存,只能走低价策略来抢市场。

早在2006年的时候,第一代奔腾B70的上市可谓令许多人眼前一亮,毕竟这可是中国品牌当时为数不多的中高端轿车,顶配车型的厂商指导价甚至来到了20.88万元,有和当年雅阁、凯美瑞、帕萨特一战的勇气。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代奔腾B70作为中高端轿车,仅仅和合资品牌对手拼空间、拼配置就显得太小儿科了,因此在历经3年研发、花费10亿元的背后,第一代奔腾B70便把重点放在了至关重要的安全方面——在2006年7月,第一代奔腾B70以侧面柱碰撞、实验室侧翻等测试,验证了自身的实力,更颇为大胆地进行了真人实车侧翻以进行安全伤害评测,令当时的业界震惊。

而第一代奔腾B70承载5.987吨的重量,却几乎没有出现车身变形的结果,同样也让当时的消费者疯狂!以至于在2006年11月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第一代奔腾B70的解剖车就成了焦点,大家都想看看为什么奔腾B70可以这么安全。

随着时代的变化,第二代奔腾B70接过对安全的执着,在2014年荣获了C-NCAP五星安全认证,且不仅正面100%碰撞测试在表现优异,在正面40%碰撞测试、侧面碰撞测试以及鞭打测试中也堪称无懈可击。第三代奔腾B70则得益于无限方程FMA架构,以3H+双E环形车身结构为基础,再次斩获C-NCAP五星安全认证。

一转眼,第四代奔腾B70也已经正式上市了,3H+双E车身结构再次进化,不仅在两侧车门框架和车顶部位3个类似字母“H”的部分,进行了补强,以有效保障驾驶舱内的乘员安全,而由门槛、前纵梁后段、中通道加强梁及扭力盒组成的近似字母“E”构造的加强,则拥有更优秀的受力传递路径。

恰好,最近就有汽车媒体专门制作了一期拆车对比视频,让第四代奔腾B70和第一代奔腾B70放在一起,让人一眼看出来这两台都是主打安全的中高端车型,这么多年过去了到底有什么变与不变——如在第一代奔腾B70的车身结构中,加强型的3H设计显而易见,搭配提高了强度的A柱,能达到欧洲E-NCAP五星的标准,难怪在当年的实力如此强大。

第四代奔腾B70自然会在细节部分做得更好,如宽度1080mm的双层冲压前防撞梁应对1840mm的车身宽度,已经能达到58.6%的车身覆盖率,而后防撞梁部分的宽度增加到了1190mm,车身覆盖率达到64.6%,最大承受压力更是可达2.82吨。

另一方面,第四代奔腾B70在材料的使用上更是相当下本,车身整体的高强钢用料占比达76%,其中A柱强度1554MPa、A柱下端强度1511MPa,B柱的外层和内层强度分别为1554MPa和1430 MPa,下边梁部分为1141 MPa……拆完车,才发现第四代奔腾B70的用料的确是扎实。

与时俱进的是,第一代奔腾B70在当年以十分罕见的6安全气囊配置,搭配ABS制动防抱死系统、EBD电子制动力分配功能、TCS牵引力控制系统、DSC动态稳定控制系统和EBA电控辅助制动系统,一下子就站在了安全水准的顶端,毕竟当时即便是在欧洲,装有幕帘式安全气囊的轿车也不超过10%;而第四代奔腾B70则选择在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方面下功夫,足足拥有14项功能,涵盖车道偏离预警、车道保持辅助、透明底盘等等。

可以说,从第一代车型到第四代车型,奔腾B70的出发点都很高,因此自然把至关重要的安全放在了首要考虑的位置。也难怪奔腾B70可以先从合资品牌的压制中脱颖而出,再贯彻水准、保持优秀实力,而成为中高端细分市场中的标杆。

免责声明:本文转发网络,仅代表作者、用户个人意向/观点,本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