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 > 正文

 艺术创作养分从何而来?这个展览给出两个字的答案  

时间:2024-03-19 11:27:34   来源:文汇报   编辑:tangyinglin

“这次的展览取名为‘日课’,听起来有点严肃,好像每天都要做很多功课,其实不是的,就艺术家来说,日课是他们寻找艺术创作养分的方式……每个人都会不一样,根据自己的个性,根据自己的环境,还有根据自己的需求。”策展人熊宜敬说。由他策展的“日课——陈翔、汤哲明、钱轶士、谢兴涛作品展”,日前在上海芊荷艺术空间揭幕,让人们近距离了解四位海上画家的生活态度和艺术态度,而这也正是他们创作养分的来源。

熊宜敬曾经拥有过一对清朝某进士写的书房联,联语至今难忘,曰:“挥毫落彩凤,拔剑逐苍蝇。”“从这个日常的小举动,就能形塑这位仁兄生活与个性的大概。他能书善画,能挥毫能拔剑,应该文武全才;写字画画时竟有苍蝇嗡嗡骚扰,捣乱到不能安心写画,也许苍蝇不只一只,那么家中环境必然不佳;考上进士做了官,日子还过得不咋地,可见为官清廉;清官嘛,自然不善交际逢迎,为人一定狷介耿直;而能在陋室因景生情,居然以‘苍蝇’这个文人一般不太愿用的可怜虫当主角,写出如此佳联,肯定个性幽默开朗。”熊宜敬说,文人艺术家的日常生活点滴,处处充满异想与趣味。

我们现在生活在比较丰富的环境里面,艺术家的日课形式也跟古代是不一样的,但它们形塑了作品的面貌。以此次参展的四位艺术家为例,他们都有扎实的笔墨、设色能力,可是每一个人的作品都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这个相同与不同之间是如何造成的,我相信也就是因为‘日课’这两个字,带给了每位艺术家不同的创作想法。”

陈翔经常在两个角色之间进行切换:一个是作为美术专业机构的工作者、管理者,必须有更加宽广的眼光,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来看待艺术;一个是回到家里,坐在画桌前拿起画笔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流露自己,不要被外界干扰。“我从来没有刻意去追求什么样的图示,或者是风格取向……所以我的绘画风格或者样式、各种技法处理的变化,都不是我有意为之的。”

汤哲明长期醉心于宋画的研究,将自己的艺术取法之旅命名为“景宋”,向先贤学习,向自然师法。近些年,作为上海人,他又将大量的精力用于海派绘画的研究,并花力气为老先生们做专门的展览。他说,谢稚柳、陈佩秋、陆俨少、程十发、朱启瞻等一大批海派大师,对其创作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比如:谢稚柳的宋元研究和我绘画契合,朱启瞻、刘海粟的中西合璧,吴昌硕的大写意,还有任伯年……这是很好的机会,让我可以深刻地去理解20世纪的中国绘画,理解它的发展状况和背后逻辑。”

钱轶士在博物馆从事古书画临摹十余年。这个非遗技艺很繁复,从做卷到做底色、勾描,一直到最后的做旧、黔印,一共有十几道布序,每一道对操作者的经验都有很高的要求,周期也比较长,可能要持续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前些年,他游历了大半个青海,对高原的山形、气势、色彩留下深刻印象。他采用传统的技法,着重对颜色鲜亮感的把握,呈现出新颖的绘画面貌。

谢兴涛的爱好广泛,涉猎篆刻、书法、绘画、收藏等多个领域。他喜欢在老的绢本上创作,这种绢本是用野蚕丝做的,是几十年前的老材料。刚开始时还不能使用,因为它的经纬纹路比较粗,一受水,材料就会鼓起来,要用蒸汽熨斗熨烫到一定程度,才能落笔。平时宣纸上染两遍颜色,这种绢本上要染五到八遍,而且还不容易控制。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摸索,谢兴涛终于驯服了材料,才有了散发着怀古幽情的绢本山水画。

“细细体会四位艺术家创作的不同,能感知到艺术创作背后要做很多幕后的工作,而这些幕后的工作就是日课……它提醒年轻一代的艺术家,无论采用何种媒材,必须要让自己有更多的养分。”熊宜敬说。

作者:李婷

文:李婷 图:上海芊荷艺术空间 编辑:王彦 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文转发网络,仅代表作者、用户个人意向/观点,本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