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 > 正文

 中国画的临摹经典范本:董其昌款《万古雄姿》 

时间:2024-04-26 20:47:49   来源:景恒国际会展   编辑:tangyinglin

董其昌款《万古雄姿》

董其昌(1555年-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董其昌17岁时参加会考,因字写得丑未能夺魁,发奋练习书法。董其昌擅画山水,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董其昌的代表作品有《岩居图》《明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昼锦堂图》等。其作品成为晚明以后文人画的典范。1636年10月26日,董其昌在松江寓所逝世,享年八十二岁。

董其昌一生创作了极多的书画作品,流传至今的也很多,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其存世作品有《岩居图》《秋兴八景图》《昼锦堂图》《白居易琵琶行》《三世诰命》《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等,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戏鸿堂帖》(刻帖)等。其真迹的收藏在故宫、上海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处。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董其昌作品最多。

中国绘画发展到明末清初,不仅各种风格和流派日臻成熟,而且各种绘画理论也日趋完善,成熟的绘画时样需要完善的理论来指导。在明末清初的绘画理论中,影响最大的应属董其昌提出的“画分南北宗”说。董其昌的“画分南北宗”说,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热点。其实他是在提倡“文人画”和梳理出中国绘画的两大风格,他是在文人画内部重新调整文人画的法式,使文人画向更高阶段发展。但他的“崇南贬北”之说倒是有些偏颇。

董其昌的作品皆构图精巧,意境高远,韵味充足。笔墨则集宋元诸家之长,形成苍秀雅逸的画风。其构图、用笔皆是董其昌集大成後之自我风貌。笔法脱胎自书法,讲究用笔使转的提顿抑扬,而墨色的浓淡燥湿,层次变化也很多。意不在表现立体,而是追求画面虚实相生的趣味。遒劲流畅,或粗细顿挫,随心流转,圆润飘逸,节奏鲜明,落笔奇伟,形神飞动,是学习中国画的临摹经典范本。

此外,董其昌的书法也颇具特色,他在书法上广泛学习古人,如黄公望、颜真卿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书法作品以虚和取韵、秀润闲雅、潇洒流畅著称,尤其在用笔和用墨上有着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例如,《戏鸿堂帖》是他的刻帖作品之一,而《草书诗册》和《烟江叠嶂图跋》则是他的其他著名作品。

艺术点评:

图中景物山峦明秀,树石幽奇,以及陂陀沙碛,行人路马,无不精妙,有气势雄伟之势,有意境恬静之势,更有萧凉之势。此图构图精巧,意境高远,韵味充足。笔力运劲、墨气苍润,干笔皴擦、渲染入妙,明洁自然。设色以赭石、花青为主调,局部的林木、山峦,施以石青、石绿,浓重鲜丽而柔和统一。描绘山间的苍翠景色,高山奇峰,树木葱茏,山石圆浑秀润,远山坡石上杂树成行,层林迭翠,近处参天古树,枝长茂叶,远处群山连绵,渺渺飘忽似山中岚气。丘壑高耸,体貌崇峻,一派秀丽景象。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文化艺术欣赏价值!

以上全部内容为平台主观观点摘录或原创文化广告包装,不代表任何藏品实际价值与真伪鉴定,藏友自行看待与区分


免责声明:本文转发网络,仅代表作者、用户个人意向/观点,本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