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面对这种情况,补钙、测微量元素、找老一辈叫人,这些都做过了,宝宝依旧睡得不好。
这种现象,从科学的睡眠角度来讲,实际上是宝宝睡前受到了刺激,或者是醒后间隔时间长,过度疲劳了。
所以,宝宝白天睡觉的前30分钟,以及晚上睡前的一个半小时,不要刻意逗宝宝笑,或者玩一些带有声光的玩具,也不要在晚上带宝宝外出。
外面的环境是复杂且不可控的,突然的汽车喇叭声,小狗的叫声等等,对小宝宝都是一种刺激,这也是老一辈说的“不要晚上带孩子出门”的原因。
醒后间隔过长的过度疲劳,该怎么预防呢?在宝宝三四个月以前,主看宝宝想睡觉的表现,比如:揉眼睛,打哈欠,抓耳朵,目不转睛盯着一个地方看,这种情况下,要及时哄睡了。
不要觉得这时候宝宝还不困,还想让宝宝玩一会再睡,如果错过这个时机,想再哄睡宝宝就很困难了。
宝宝3个月以后,会出现一些假的睡眠信号,比如:刚睡醒半小时一小时就打哈欠,任你怎么哄都哄不睡,或者到了快要睡觉的时间,宝宝依旧玩的很开心,没有想睡的表现。
很多宝宝到了三四个月以后,就会出现入睡困难的问题。
所以,在宝宝三四个月以后,要根据宝宝的入睡表现去哄睡,到了宝宝入睡的时间,直接把宝宝抱到卧室开始哄睡。
如果你家宝宝正在经历哄睡的问题,或者宝宝睡着后突然大哭。
首先,要科学看待这种现象,归根到底,是宝宝睡前受到了过度刺激或过度疲劳。
如何预防:
1. 睡前给宝宝玩一些安静的游戏,不要逗宝宝笑。
2. 晚上睡觉前不要带宝宝外出。
3. 白天及时发现宝宝的睡眠信号,及时哄睡,避免清醒间隔过长,造成过度疲劳入睡困难。
4. 尽量给宝宝养成一个规律的睡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