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导弹的作用虽然对战略目标具有一定的打击效果,但由于其高昂的成本和数量的限制,难以在持续作战中发挥根本性作用。比如,一枚KH-101巡航导弹的成本高达1300万美元,而一枚155毫米火炮弹的成本却仅为约3000美元。火炮弹的生产速度远超导弹,且成本更低,正因如此,火炮在俄乌战争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成为了“战争之神”。许多军事分析专家认为,火炮在这场冲突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导弹更多是作为战略打击的辅助手段出现。
俄乌战争自2022年2月24日爆发以来,俄罗斯发动了全面入侵,试图迅速占领乌克兰首都基辅,但遭遇了顽强的抵抗。随着战线逐步向东部和南部集中,战争进入了持久战阶段。截至2025年6月,战斗仍在顿巴斯、赫尔松和扎波罗热等地区激烈进行,前线的战斗范围已扩展至600英里的长距离。
在火炮的使用上,俄乌双方均继承了苏联时期的大炮兵传统,装备了大量火炮。俄罗斯拥有约6000门火炮,包括152毫米的2S19自行榴弹炮和122毫米的BM-21火箭炮,而乌克兰在战争前也有大约2800门火炮,主要为苏制型号。火炮造成的伤亡高达约80%,这一比例进一步证实了火炮在现代战场的主导地位。在巴赫穆特战役中,俄罗斯每天发射的炮弹数量高达2万发,而乌克兰则以5000至6000发进行回击。火炮的高射速和广泛覆盖范围使其能够摧毁敌方的工事、装甲车辆和指挥中心,成为双方争夺控制权的重要工具。
俄罗斯空军依靠轰炸机如Tu-95、Tu-22M等,投掷制导炸弹和滑翔炸弹,对乌克兰的城市和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打击。自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已经发射了超过5.1万枚制导炸弹,给乌克兰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然而,乌克兰的防空系统,尤其是S-300和美制爱国者导弹,极大地限制了俄罗斯空军的活动空间,使得俄罗斯不得不更加依赖远程导弹和无人机。尽管航空炸弹在攻击敌方后方目标时效果显著,但在前线作战的直接支援上,依然存在局限性。
在导弹方面,俄罗斯发射了超过1.1万枚导弹,其中包括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和KH-101巡航导弹,主要打击了基辅的电力设施和指挥中心等关键目标。乌克兰则利用HIMARS系统和ATACMS导弹攻击俄罗斯的后方目标,最著名的例子是2024年11月对布良斯克的打击。然而,导弹的高成本和生产数量有限使得其在战场上的使用极为受限。一枚KH-101导弹的价格接近1300万美元,而一枚155毫米的火炮弹仅需约3000美元,这种成本上的巨大差异使得火炮在长时间战斗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在火炮和航空炸弹的生产和成本上,火炮远超导弹。155毫米炮弹的生产成本低且生产速度快,西方国家的计划到2025年每月生产10万发炮弹,而像ATACMS导弹这样的高价武器,产量则远远低于此。火炮能够持续提供强大的火力,并有效压制敌方阵地,而导弹更适合用于精准打击那些高价值目标。巴赫穆特战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场战斗中,俄罗斯通过持续的炮火摧毁了乌克兰的防线,并最终在2023年5月占领了这座城市。相比之下,俄罗斯的导弹主要集中在攻击乌克兰的城市目标,对前线战斗的直接影响较小。
军事专家普遍认为,火炮在俄乌战争中的核心地位无法动摇。英国皇家联合防务研究所(RUSI)的研究员指出,火炮是俄罗斯军事战略的支柱,而乌克兰军事情报局副局长斯基佩茨基也表示,俄罗斯的火炮优势一直是乌克兰军队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总体而言,俄乌战争证明了火炮和航空炸弹的高效性和持续火力是战场上占主导地位的因素,而导弹则因其高成本、数量有限而只能作为辅助性武器出现。火炮依然是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战争之神”,其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也将继续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