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能源 > 正文

 比亚迪固态电池要来了!不起火不爆炸,充电12分钟能跑1500km 

时间:2025-06-27 17:54:09   来源:安安新世界   编辑:tangyinglin

当比亚迪宣布"充电12分钟续航1500公里"的固态电池即将量产时,整个新能源汽车圈都炸开了锅。这个号称"不起火不爆炸"的电池黑科技,似乎要终结电动车自燃魔咒,但扒开数据看门道,这场技术革命远没有宣传的那么美好。

先说最抓眼球的充电速度——12分钟充满80%。这确实比现在动辄半小时的快充快了四倍,但仔细看技术细节就会发现,这需要配套建设800V高压平台和专用充电桩。目前全国能支持这种快充的充电桩不足3%,消费者花大价钱升级电池,可能面临"有枪无桩"的尴尬。就像网友吐槽:"手机支持200W快充,结果充电器比手机还贵,最后还得用5V1A"。

再说安全性能。比亚迪宣称通过针刺测试,但知情人士透露,其测试条件相当苛刻:在100%电量下用0.1mm/s的极慢速度穿刺,结果仍出现短暂热失控。而现实中电动车起火多发生在电量80%以上的高速行驶状态,这种实验室数据与真实场景的差距,就像把运动员关在跑步机里测试百米速度。

最扎心的还是成本问题。虽然比亚迪计划把成本压到"固液同价",但硫化物电解质成本至今是液态电解液的30倍。有电池工程师算过账:就算2030年量产,装车成本也要比现在贵40%。这意味着15万级别的电动车可能要涨价6万,消费者真的愿意为安全多掏腰包吗?

更微妙的是行业竞争格局。宁德时代刚发布凝聚态电池,能量密度直逼500Wh/kg;丰田的硫化物固态电池2026年就要量产。比亚迪此时高调宣布,难免有"放卫星"之嫌。就像某车企高管私下说:"现在说量产的都是PPT,真能量产的都在闷声发财。"

不过不可否认,比亚迪确实撕开了固态电池量产的口子。其独创的"缓冲层"技术,让固态电池在-30℃低温下放电效率提升到85%,这对北方用户堪称福音。但硬币总有另一面:当电池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现有的电池管理系统、热失控防护策略都需要推倒重来,车企和供应商的准备时间可能不够。

这场固态电池革命,表面是技术竞赛,实则是产业链的生死时速。比亚迪押上全部身家豪赌,但能否冲破成本、技术和商业化的三重围剿,还要看2027年示范装车的表现。对消费者来说,与其期待颠覆性技术,不如先看清:这个被吹上天的电池,到底是真突破还是新韭菜?

免责声明:本文转发网络,仅代表作者、用户个人意向/观点,本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