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 > 正文

 看李苦禅大师用笔用墨(高清作品集)  

时间:2025-04-03 10:53:35   来源:悟空看非遗   编辑:tangyinglin
李苦禅

李苦禅(1899年1月11日—1983年6月11日),原名英杰,改名英,字超三、励公,山东高唐人,现代书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宗师。

出身贫寒,自幼受到家乡传统文化之熏陶,走上了艺术征途。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曾任杭州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擅画花鸟和鹰,晚年常作巨幅通屏,1978年出版《李苦禅画辑》。

碧崖白鹰

李苦禅继承了中国画的传统,吸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人的技法,在花鸟大写意绘画方面有特色。有豪放,气势磅礴,形象鲜明的风格,树立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风范。他用自己审美观点和表现手法,创造出许多艺术形象。

李苦禅作画喜欢用重墨,善用泼墨、焦墨,水墨晕章,用大笔画小幅作品。李苦禅谈笔墨时说“墨要厚才耐看。色也要当墨用,不论红还是绿都能达到墨分五色才厚”。如作品《劲节图》用笔凝重,别具一格。

▲菊石图

李苦禅的笔墨风格,可以用“雄浑”二字来概括。他的笔触豪放有力,墨色浓重而富有变化,每一笔都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和生命力。他的画作,无论是花鸟还是山水,都透露出一种磅礴的气势和深远的意境。他善于运用笔墨的浓淡干湿、虚实相生,来营造一种超脱尘世的艺术境界,让人在欣赏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

在李苦禅的笔下,花鸟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他善于捕捉自然物象的神韵和气质,通过简练而富有张力的线条,将花鸟的生动形态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的画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意趣和生机,让人在欣赏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无限魅力和生命的勃勃生机。

昂首之鹰

李苦禅的大写意风格对中国现代花鸟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不仅在中国国内广受赞誉和收藏,而且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画作被广泛地展出和出版,成为了中国画坛的瑰宝之一。

同时,他的艺术思想和创作理念也对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他用自己的艺术实践,证明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的融合与创新是可行的,也为中国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草丛群 

李苦禅绘画选材独特, 经常以松、竹、梅、兰、菊、石、荷花、八哥、鸬鹚以及雄鹰等为题材作画。如《教子学飞翔》图,画了依附在老鹰背上、跃跃欲飞的鹰雏。方形眼眶,斧形的利嘴,强调鹰与雏的相对。斜三角的整体造型,向上飞去的整体动态。

李苦禅画鹰多为“静态”的鹰,多为蹲视姿态。如《松鹰图》,数只雄鹰立于山颠,蓄势待发。

朝晖

失巧后拙谓之大拙,先拙后巧谓之大巧,大巧大拙相差无几,此中微差者便分清与浊耳!

观发展当由宽阔与浑朴处看,否则虽摸准规律,动蹈成法,亦无远大发展也。发展宽大,至衰年作则成越,韵昧盎然,否则,至老益见穷狭耳。

晨雀图

李苦禅的书法与画互为表里,相得益彰。推崇“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李苦禅认为,中国写意画是写出来的,西洋画是画出来的,在这方面,中国比西方高出一筹。这表现在“融结果美”与“手段美”于一体,“融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于一体的变革。而书法与绘画相结合恰是这一变革的契机与关键。

李苦禅说:“不懂书法艺术,不练书法,就不懂大写意和写意美学”。因而李苦禅在中国书法艺术之“画家字”方面独树一帜。李苦禅在数十年觅碑访帖之中自成朴雅、浑厚、风神、婉转的行草艺术。

初晴图

李苦禅画花鸟,有一定写实的成分,不是对自然物象客观的描摹,是凝练后创造。随意中蕴含着朴拙之气,自然含蓄中蕴含阳刚之气。李苦禅的画幅越大越能自由挥洒。

李苦禅晚年的作品达到了“笔简意繁”的艺术境界。

春色满

洞明 春晓

红石雄鹰图

兰石八哥图

敛翼图

绿雨鹤昂 

墨荷图

泼墨风 竹苍鹭

三只红 颈鹭

双鹤图

双鹰远瞻图

与天 同契

雨山远望

篆意

▲双禽白荷

免责声明:本文转发网络,仅代表作者、用户个人意向/观点,本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