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文人画家多把翎毛、草虫作为画幅上的点缀和陪衬,白石师却有所不同。他将这些小生灵视为人类的朋友,发自内心地去爱它们,集中概括地去表现它们,塑造出各种不同的艺术形象。早在几十年前我跟白石师学习时,就发现他常看着院内啄食的小鸡、草丛里蹦跳的蟋蟀、天空飞舞着的蝴蝶、池边点水的蜻蜓等默默地出神,直到它们远去,才恋恋不舍地回到画案边。这反映了他对自然、对生活纯真的感情。
宋代处士林和靖,人谓“梅妻鹤子”。白石师也是这样,他对自然界的一虫、一鸟都爱恋至深。他好像一个稚童,对自然界的一切都感到新鲜有趣,这是他艺术的童心。正是这种艺术上的童心,才使他千思万虑地酝酿着那些可爱的物象,用他那饱经风霜的笔赋予它们充满生机的造型与色彩,来表现这斑斓的大千世界。
托物明志、借景抒情,是自古以来文学创作的常见手法之一。《诗·七月》中的“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以黄鹂啼啭不停及艳阳普照的明媚春光衬托采桑女子的心境。汉高祖刘邦在《鸿鹄歌》中借鸿鹄高举来抒发自己的豪迈气概和远大志向。唐骆宾王在仪凤三年(678),被诬贪赃罪入狱后,曾写过有名的《在狱咏蝉》诗“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以抒发自己羁囚的悲苦和沉冤莫白的忧愤。《女神·凤凰涅槃》是郭沫若先生的名诗。他在诗中借群鸟暴露群丑的嘴脸,对敌视革命的反对势力进行了嘲讽和鞭挞。“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脍炙人口的名句。他借牛来表达自己任劳任怨且甘为人民辛勤耕耘的情怀。由上所引,我们不难看出,鸟、虫、走兽不仅在物质生活上与人类有所联系,也是人们寄托思想感情的对象。因而,它们与人类的精神生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这样,白石师的一幅幅翎毛、草虫、走兽画也寄托着他的思想感情和心志。
白石师对生活的态度一向是积极乐观的。他的大半生虽在风雨飘摇的晚清和旧中国度过,但他不追求高官厚禄,亦不想遁隐田园而消极避世,更没有“断肠人在天涯”那种多愁善感的情绪。他在绘画创作中,一直坚持“不使世人谓萧索”“着将好鸟上高枝”,借好鸟、高枝去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理想,通过作品去感染和鼓舞人们热爱生活,以积极的进取精神面对人生。当然,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和在不同的环境中,他的作品也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也难免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白石师的翎毛、草虫、走兽和其他画种一样,很多是表达乡愁和思亲之情的。他曾创作一幅以乌鸦为题材的画,上面题诗曰:
不独长松忆故山,星塘春水正潺潺。
姬人磨墨浓如漆,画到慈乌汗满颜。
我国旧时称乌鸦为慈乌。据说这种鸟出生时需哺六十日,反哺则长于六十日,称为慈孝。白石师在画和诗中深刻抒发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情怀。末句的“画到慈乌汗满颜”更表达了他羁旅京华,远离父母,不能报答养育之恩的负疚心情。它表达了一位饱经人世沧桑、质朴的老画家的一腔真情。
白石师幼年身体多病,他的祖母请一位算命先生为孙子解灾。算命先生说:“给你孙子身上挂个铜铃和铜牌就可以避灾了。”祖母依言,买了铜铃、铜牌,挂到他的身上,才放下那颗悬着的心。那只铃,那块牌,虽是迷信物品,但表明老人疼爱孙子的一颗善良慈爱的心。白石师直到晚年,还时常想念着自己的祖母。为了表达对祖母的深挚感情,他曾作一幅《牧牛图》并题上一首早年的旧诗。其诗曰:
祖母闻铃心始欢,也曾总角牧牛还。
儿孙照样耕春雨,老对犁锄汗满颜。
这是一幅多么深沉动人的创作啊!
白石师一生正直善良,同情劳动人民,对旧社会贪官污吏巧立名目征收苛捐杂税以满足他们腐朽的生活而感到十分愤慨。他曾创作一幅以麻雀为题材的作品,进行辛辣的讽刺和抨击。画中题诗曰:
家雀家雀,东剥西啄,
粮尽仓空,汝曹何着!
画和诗鲜明地指出,统治阶级刮骨吸髓、无尽无休地盘剥,弄得人们粮穷财尽、到了百姓难以为生的时候,也是反动统治者垮台的时候。
《秋水鸬鹚》,齐白石采用又窄又长的条幅形式,画面为“三段式”构图。近处小河中鸬鹚潜水捕鱼,中部堤岸垂杨依依,远处坡岸几间屋舍,一老者拄拐过桥。秋色空明,鸬鹚嬉水,一幅多么自由惬意的美景!
抗日战争时期,白石师目睹华北大好河山遭敌蹂躏,心情十分沉痛。一次,他挥毫作了一幅以鸬鹚为题的画以寄情思,并在画上题诗诗曰:
大好河山破碎时,鸬鹚一饱别无知。
渔人不识兴亡事,醉把扁舟系柳枝。
当时他已年逾古稀,虽然不能执干戈以卫社稷,但对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却极端愤慨,毅然辞去了北平艺专的教授职务,以表示不与敌伪合作的态度。同时他通过画和诗,对那些醉生梦死置国家安危于不顾的人,进行了尖刻的讽刺,流露了无限的感慨。这和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此作,人们看到一位老画家对祖国的一腔赤子之情和他坚定的民族立场。
白石师一生画鼠颇多,其中绝大部分作品是在黑暗的旧中国,尤其是在日寇的统治时期创作的。他借画鼠来表达对坏人的鄙视和痛恨。他把反动派、侵略者比喻为鼠辈。他曾在一幅《老鼠翻灯》的画中题诗曰:
烛火光明如白昼,不愁人见岂为偷。
这里他把侵略者比作老鼠,强烈地抨击他们猖狂器张,明目张胆地对我国进行侵略。既点出作品的内涵,也表明了他爱憎分明的立场。
新中国成立后,白石师心情无比愉悦,他曾说:正是我爱我的家乡,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山河大地,爱大地上一切活生生的生命,因而花了我的半生精力,把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感情画在画里、写在诗里。直到近年,我才体会到我所追逐的就是和平。
是啊,老人笔下的百花、鸽子、荷花旁的一只飞舞的蜻蜒、几只浓淡相间的小雏鸡、工细又生动活跃的蝈蝈、蟋蟀……他用画笔给人们以热爱生活的启迪,表达自己对和平的向往,表达对祖国和劳动人民的热爱。他一生创作的难以数计的艺术珍品,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无限遐想与共鸣。
我爱我的老师齐白石。追忆我随白石师二十五个春秋的习画过程,唯一的感受是:“白石师心里装着广大人民群众,永远爱恋着伟大的祖国。正由于这一点,他才能尽情地将祖国的山山水水、一虫一草、一鸟一兽进行深情的描绘。”我爱我的老师,我的老师是属于人民的。
文字素材来源:《齐白石绘画艺术 3 翎毛 草虫 走兽》,娄师白著;娄述德改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23 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