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 > 正文

 李白一辈子没怎么工作过,一直游山玩水,他的钱是怎么来的呢?  

时间:2025-06-22 18:26:39   来源:十面不埋伏   编辑:tangyinglin
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篇以其瑰丽的想象和雄浑的气势,展现了祖国的壮丽河山,仿佛他游历过的每一个地方都充满了诗意。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李白走遍了大江南北,游览了无数美景。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历史上对于李白具体从事的职业并没有明确记载。最广为人知的,是他曾在唐玄宗朝担任翰林供奉一职,但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因“赐金放还”而结束了这段官职生涯。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段时间之前,李白已经游历了多年。这不禁让人好奇,李白是如何拥有如此雄厚的财力支持他四处游玩的生活的?游历不仅仅是体力上的消耗,也需要相当的经济支持。那么,李白的财富到底从哪里来呢?

要探究李白的财富来源,我们不得不提到他的家世背景。李白的祖籍位于陇西,光是这个地名和李白的姓氏就足以让人联想到隋唐时期赫赫有名的陇西李氏家族。这个家族不仅显赫一时,而且李唐皇室正是出自陇西李氏。换句话说,即使李家在经济上处于困境,也和皇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李白的九世祖李暠,是十六国时期西凉的开国皇帝,唐朝李唐皇室的祖先。虽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李暠的后代已经变得众多,家族内部的关系也并不如过去那般紧密,但“世家”的意义始终存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李白的家族在唐朝建立后,经济上并不会陷入贫困。李白的父亲在某个时刻举家逃回蜀地,这使得李白在“天府之国”——四川蜀地诞生并成长。可以想象,李家在蜀地生活得相当富裕。

李白24岁之前,便在蜀地度过了他无忧无虑的少年与青年时期。得益于李家的丰厚家底,他并不需要为生活的经济压力烦恼,反而可以尽情游历山川,结交朋友。就像是当时的“富游”生活,李白完全可以说是“穷得只剩下钱”,这不仅说明了他财富自由,也意味着他能在这个时期专心提升自己的见识和学识,逐渐形成了他那独特的个性和诗风。

到了二十多岁时,李白几乎已遍游蜀地,于是他开始向往更广阔的天地。于是,24岁那年,他毅然决然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告别故土,踏上了通向中原的旅途。这一阶段,李白显然并不缺乏盘缠,然而,长期依赖家庭支援而不从事生产,终究会面临财务枯竭的风险。那么,他接下来的财富又来自何处呢?

李白离开蜀地后,便进入了一个自由自在的流浪生活阶段。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踏遍了大江南北。随着名气的不断扩大,李白的生活似乎进入了另一种状态,但他一直没有成婚,这让人颇感疑惑。或许他向往的是那种不被束缚的自由,甚至不愿意让家庭成为他自由生活的桎梏。

然而到了27岁那年,李白终于做出了人生的重要决定——成家立业。他选择了一个特殊的方式,成为了一个倒插门的女婿。这段婚姻也并非一般人家的结合,李白的妻子许氏的家庭背景非同凡响。许氏的祖父许圉师在唐高宗时期曾任宰相,尽管许家并非世家大族,但其家族背景也相当深厚。

 

许家当时唯一的独生女许氏,为了让女儿不受艰苦生活的煎熬,决定招婿。恰逢李白在安陆暂居,便向许家求婚,最终成功地赢得了许氏的芳心。婚后的李白生活幸福美满,虽为上门女婿,但他凭借名声和才华,深得岳父的器重,妻子亦与他恩爱有加。两人育有一子一女,李白的生活可以说是安逸而充实。

然而,李白的自由灵魂始终无法被束缚,尽管成家,他依然时常四处游历,结交朋友,欣赏名山大川。此时,李白的经济状况并不拮据。岳丈是士族出身,这些士族家庭通常富裕且有权势,李白通过游历而增加的名气,也为许家带来了好处。许家出资支持李白继续他的旅程,显然并无怨言。

但遗憾的是,李白的“长期饭票”许家支撑了他仅仅十多年。因为在李白四十岁时,妻子许氏去世,许家自然也不能继续支持这个上门女婿。李白接受了许家给予的丰厚财富作为补偿,再度恢复了单身生活。这些财富帮助他度过了接下来的岁月,让他依旧能够自由自在地过日子,直到他迎来了人生的又一个转折。

四十岁时,李白终于决定不再做一个“闲云野鹤”,开始谋求官职,想要走上仕途。然而,李白并非通过科举这一传统途径,而是借着自己在文人圈的广泛交情,找到了贺知章,并通过贺知章与唐玄宗宠爱的妹妹——玉真公主建立了联系。玉真公主为当时的唐玄宗所宠爱,而贺知章也正处于权力的高峰。唐玄宗在了解李白的诗才后,被其深深打动,决定召他进宫并考察其才华。

经过检验,李白的诗才果然不负盛名,唐玄宗当即决定任命李白为翰林供奉。这个职位虽然看似光鲜,但实际上不过是一个负责为皇帝写文章、吹捧皇帝的角色。李白显然不愿屈居于此,逐渐产生了消沉的情绪,并深陷酒色之中。最终,他在仅仅一年多后便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份职务也因此结束。

即便如此,李白的名气和财源并未消失,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广。各地的文人和豪杰都热衷于邀请李白赴宴,赠送金钱和礼物。汪伦便是其中的一个例子,他邀请李白赴宴并赠送丰厚的礼物,结果换来了李白那首流传千古的《赠汪伦》。

直到李白晚年,约六十岁时,因身体逐渐衰老,他最终选择投奔自己的亲戚——族叔李阳冰。李阳冰的支持让李白的晚年生活过得相对安稳,尽管没有早年那么富裕,但也没有贫困潦倒。李白最终在62岁时因病去世,结束了他那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免责声明:本文转发网络,仅代表作者、用户个人意向/观点,本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