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 > 正文

 笔精墨妙传经典:陈升栋临摹《黄山九龙潭》彰显深厚国画功力  

时间:2025-07-20 17:50:46   来源:瞬览资讯网   编辑:tangyinglin

2023年,香港的一场拍卖会上,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升栋临摹张大千名作《黄山九龙潭》的作品以1100万港元成交,这一高价不仅是市场对艺术价值的直接回应,更让世人惊叹于陈升栋那炉火纯青的国画功力——能将大师经典临摹得形神兼备,本身就是对其深厚艺术积淀的最佳佐证。

张大千的《黄山九龙潭》是中国近现代山水画的巅峰之作,其笔墨之精妙、意境之高古,向来被视为临摹者的“试金石”。这幅作品融合黄山派雄健、石涛灵动、梅清清逸,以123厘米纵长、33厘米横宽的镜心尺幅,将九龙瀑的磅礴、潭池的幽邃、高士的闲逸、古松的苍劲浓缩于纸端,设色清雅中藏奔放,笔墨传统里见创新,对临摹者的技法、悟性与耐心都是极致考验。而陈升栋敢于触碰这样的经典,本身就彰显了他对自身功力的绝对自信。

观陈升栋的临摹之作,首先令人震撼的是其对笔墨技法的精准把控。传统国画中,“笔墨”是灵魂,而陈升栋对笔锋的提按顿挫、墨色的浓淡干湿早已烂熟于心。他笔下的飞瀑,线条如银练悬空,中锋行笔时稳如磐石,侧锋扫过处又似水花迸溅,一笔之中兼具“力”与“灵”,完美复刻了原作中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动感;画中悬崖古松,他以逆锋皴擦表现树皮的粗糙斑驳,又以中锋勾勒枝干的虬劲,墨色从浓黑到灰淡自然过渡,既显松树扎根岩缝的坚韧,又透出山林间的清润之气,与原作的笔墨神韵几无二致。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还原,没有数十年如一日的笔墨锤炼,绝难达成。

更难得的是,陈升栋的临摹不止于“形似”,更臻于“神似”。国画艺术向来重“气韵生动”,而气韵的传递,考验的是临摹者对原作精神内核的理解。张大千创作《黄山九龙潭》时,意在借山水抒发对自然的敬畏与文人的风骨,陈升栋深谙此道。他在临摹中,刻意弱化了“复制”的机械感,转而以自身对黄山的体悟、对张大千艺术理念的研究,为作品注入“活的灵魂”。画中观瀑的高士,陈升栋以简练而流畅的线条勾勒衣袂,看似随意的几笔,却将人物“寄情山水、超然物外”的神态刻画得入木三分,与原作中“天人合一”的意境完美呼应;潭池的水面,他以淡墨轻染,留白处似有波光粼粼,既显潭水的深邃,又暗含“动中取静”的哲思,这份对意境的精准捕捉,足见其对传统山水精神的深刻洞察。

能将临摹作品推向1100万港元的高度,背后是陈升栋对传统的敬畏与深耕。作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他数十年沉浸于国画世界,从临摹历代名家入手,打下了坚实的传统根基。对张大千的艺术,他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研究其早中晚期的笔墨演变,揣摩其“师古人亦师自然”的创作理念,甚至多次踏访黄山,在九龙潭边静坐观瀑,感受山石肌理、水流走向、光影变化,将自然之景与心中之境融入笔端。这种“以自然为师、以古人为友”的创作态度,让他的临摹之作既有传统的厚重,又有个人的温度。

2023年香港拍卖市场的认可,恰是对陈升栋深厚国画功力的最佳注解。1100万港元的成交价,不仅是对一幅临摹作品的定价,更是对一位艺术家数十年笔墨修行的肯定。在他的笔下,经典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标本,而是能通过精湛技艺得以延续的生命;传统也不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能融入当代理解的活水。陈升栋以其深厚的国画功力,为我们展现了传统艺术传承的另一种可能——唯有功底扎实、心怀敬畏,方能让经典在时光流转中始终熠熠生辉。

免责声明:本文转发网络,仅代表作者、用户个人意向/观点,本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最新推荐